图片
2025大吉
NEW YEAR
图片
图片
图片
真正的功夫修炼,不仅需要外在的努力,更需要内在的领悟。只有将“求”与“悟”结合起来,才能达到功夫的至臻境界。无论是学习、工作还是生活,在勤奋努力的同时,更要注重内心的觉醒和领悟!
图片
关注武宗
学
天下武功
图片
图片
八卦掌 磨身功夫纯·铁汉也能弯
图片
图片
以武学打开世界·智者不匹夫 武者无懦夫
这宇宙,太阳东升西落,四季轮回,花开花落,哪一样不是动静结合?武术也一样,练功是为了强身健体,打起来是为了保护自己,可这招式变化跟咱们说的动静之道可是分不开的。说到动静,可能有人觉得这不就是动和静吗?简单,但八卦掌里头动静可就玩得深了,光是姿势,我们叫它势,用出来叫招,这是表面。
但要论到八卦掌本身,你得看仔细了,腰、脚、膝盖、胯骨,这些是动的,手掌、手腕、胳膊肘、肩膀相对是静的,但高手过招哪有绝对的静?变招换势看似静止,其实里面全是变化,这叫静中求动,跟咱们易经里的卦象描述变化是一回事儿。再说步伐,进进出出,绕圈走位,全是动,但最后总得回到原点,周而复始,这就是动中有静。还有你的身体核心,腰脊梁、胸、肩、肘、腕,看着挺稳,但一变招左变右、前变后,上下翻飞那也是动。所以不动的是根基,是体;动的是应用,是用。真正的高手,动静结合才能达到最佳状态。
咱们来打个比方更容易理解,你坐火车咣当往前跑,外面风景刷刷地往后退,你坐在那儿感觉好像没动,但目的地已经到了,火车轮子转得飞快,这是动,但你人是相对静止的,对吧?等火车停了,大家下车各奔东西,这时候人又是动的,而车轮子也停了,这是动的反面。八卦掌里也有这个意思,那两手掌一伸一叠,像不像太极图里的阴阳鱼?这就是静。但不管怎么变,怎么拆,总离不开左右换掌,这就是在动中寻找一种平衡和稳定,一种静。高手练到深处,换掌的时候,手脚、肩膀、腰、胯、膝盖这些部位互相配合,一会儿动一会儿静,让人摸不着头脑,猜不透下一步会怎么动。
再深入一点,这掌法的变化,主要在手和脚上,但力量从哪儿来?不是凭空来的,是发自于静止的腰际,然后通过膀胱经和腰的力量传递出去,所以说掌发于手,根在足,收纵于腰。这一下子动静就出来了。快的时候快如闪电,重的时候重如泰山,轻的时候轻如荷叶上的露珠。用招的时候,对方力气大,我用巧劲;对方快,我慢下来;对方慢,我走位。有种羽毛落下来都感觉不到,蚊子飞过去都挡不住的境界。很多人练了半天不得要领,就是因为没抓住球形的原理,你把自己想象成一个球,别人想打你就得打中心,但我这个球遇到攻击就圆滑地避开,实际上全身都在动,只是不出来,所以静是为了更好的动,动之后还要回归于静,伺机而动。
至于那些门户之见、各派说法,听听就好,别太较真,关键是要得到真传,能用到功夫上,才能真正登堂入室。八卦掌看着像行云流水,好像没个方向,但其实不然,它每一步都有讲究,八卦图,坎代表北,离代表南,震代表东,兑代表西,这是4个正方向。乾、坤、艮、巽那是斜角。练的时候,身体站得方正,然后手斜着出去,这就是四正方步、四斜脚手,但这只是基础。真到了实战,遇到敌人就不能死守着这几个方向了。高手过招无处不是正,无处不是斜,随时都能形成犄角之势,既能进攻又能防守,处处占便宜,这就是所谓的正己以治人,把自己的架子摆正了,就能更好地控制局面。
八卦掌里脚跟着手走,手跟着心变,那手和脚怎么协调一致呢?关键就在腰上,腰是司令部,脊椎是中轴线,腰杆挺直,身体就不容易倒,而且脊髓连着大脑,大脑发号施令,四肢就得听腰的。所以才有句话,叫肩使臂,臂使手指,层层传递。从武术角度看,打斗时谁站得稳谁就可能赢。老人容易摔跤,很多时候就是腰力不够,从物理学讲,腰就是你身体的支点,腰一歪重心不稳就容易摔倒,所以各种拳法都讲究正,八卦掌更是如此,虽然动作看着连环颠倒,但因为它是走圈的,角度自然就保持了正,不会跑偏。八卦掌变化多端,但核心思想其实很简单,就是用横的来克制直的,用圆的来应对圆的。
它的步伐往前走是直的,但发力是横的;手法也是穿出去是直的,但塌下去是横的。这背后有个更深的道理,就是万物的变化都离不开阴阳。八卦掌里无论你怎么变,最后都要回到原点,恢复到最初的状态。比如左手出去,左脚跟进,右手护住,右脚支撑;反过来右手出去,右脚跟进,左手护住,左脚支撑,这样转一圈就回到了起点,这是无极复原。左右换手,就是两仪复原;8个基本手型变来变去,八卦周流复原;甚至可以扩展到384种变化,这都是易经卦象的变化。为什么要有复原?因为阳刚生出后,需要阴柔来完成;阴柔归拢,需要阳刚来变化。伸展是阳,弯曲是阴;刚猛是阳,柔韧是阴。刚猛容易折断,柔韧容易萎靡,所以要用阴柔来辅助阳刚,用刚强来支撑柔韧。这复原的精髓说白了就是一反一正,阴阳相济。
前面讲了外形,现在说说内功心法,练八卦掌,一伸手气要沉到丹田,全身要放松,同时又要轻灵,走路转圈,主要是搅动,换招式,手脚腰要一起动,而且要协调一致。记住几个原则,想让梢节动,先动根节;想转身先转脚;想纠正对方,先调整自己;想往前走,先让后面的脚退一步;想伸胳膊,先弯曲一下;想动先静下来。
这些动作都体现了那种颠倒连环的变化。至于发力,虽然有刚柔纵横之分,但总的原则是用低的打高的,用高的克制低的,用横的克制直的,用直的荡开横的,用斜的错住正的,用正的镇住斜的,用柔的克制刚的,用硬的制服重的。具体怎么发力?要看对方的来势,不能硬来,也不能骄傲自满,眼睛要时刻观察,前后左右上下四方,都要看清楚,精神要集中,目的是让对手进入我的范围,而我则能跳出他的预判之外。出手打人,身体要先靠近对方,打的时候更要靠近,这样用手发劲,效果才快。
如果对方想打你,你先用身体离开他,等他出招的时候,你已经准备好应对了。力量的根源在哪里?手的力量来自腰,身体的根基在于脚,发力的时候要懂得利用斜的来达到正的效果,利用弯曲来达到伸展的目的。发招的时候要注意留有余力,不要一下子把所有劲都用完了。怎么应对?对方来,我化解;对方拒,我柔化;对方变招,我也跟着变;对方想走,我也跟着走;对方侧身,我就调整到正位;对方正面进攻,我就直接穿透;对方高,我就低;对方低,我就斜。总之要让对方感觉不到我的力量,而我要能借力打力,让对方的力量反作用于他自己,这叫“务使不得力于我,我要得力于人”。有时候对手的招式来得太快,或者时机不对,你想闪避或者靠近怎么办?
这时候全靠腰和腿来调整,记住几个关键点:后手出击,以前手为参照;后脚往前迈,前脚要先带动;前脚往后退,后脚要先跟着退;想伸长胳膊,先蹲低身子;想发手,先吸住腰;胳膊不能过度弯曲,力量的根基不能动摇。八卦掌里有6种妙处,走,就是对方来我走;逢,就是对方发我迎;黏,就是对方来我黏;随,就是对方动我随;软,就是对方刚我柔;俏,就是对方着我妙;速,就是对方急我应。把这些妙处通过熟练脚、腰、胯、肩、肘、腕、梢这些关节的伸缩变化来体现。掌法有推、托、带、领、扳、扣、吊、钻;步伐有进、退、迭、倒、扣、冲、卧;腿法有蹦、踹、崩、跨。把这些结合起来,运用冷、弹、快、硬、脆这5种力量,就能形成连环不断的八卦掌。
八卦掌练好了,不光能打拳,还能玩转各种兵器,为什么?因为拳脚和器械虽然外形不一样,但它们的运行原理是相通的,你把八卦掌练到炉火纯青的地步,身体的协调性、力量的运用、节奏的把握都会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。这时候你再去学枪、刀、棒,就会发现很多东西是相通的,能一下子领悟到器械的精髓,所以说拳是百兵之母,拳练好了,各种兵器都能很快上手,豁然贯通。跟人对打,大概有三种方法,第一种叫互击法,对方打过来我先化解一下,然后再反击。
第二种叫堵截法,就是对方一出手,我就直接接住,不让他的招式打出去。第三种也是最难的一种叫脱身化影法,就是对方一出手我不硬碰硬,而是用步法迅速脱离他的攻击范围,或者绕到他身后,让他找不到北。这三种方法哪个更好,哪个更妙?一般来说,第三种脱身化影法是最高的境界,也是最难练的,不是你功力到了一定程度、火候纯青很难做到,只有那些真正功夫深的人才能克服这个难关。八卦掌还有一个别称叫八反掌法,这八反是什么意思呢?
就是8个反其道而行之的策略,第一反:向前进,先迈前脚;向后退,先迈后脚。第二反:对方走直线,我走弯路;对方跨步,我横移;对方想回头,我倒退。第三反:对方招式花哨,我看穿你,然后静待时机。第四反:对方用拳打,我用掌穿过去,或者用肘挡住。第五反:对方用梢节发力,我先用根节发力,让他跟不上。第六反:对方用变化多端的拳法,我用最直接的掌法应对。第七反:对方想转身攻击背后,我一动步就能覆盖他8个方向。第八反:对方想硬碰硬,挺身直进,我掌到哪儿步就跟到哪儿,让他无处可躲。
掌握了这八反,自然就能出其不意,克敌制胜。八卦掌的力量是从哪里来的?是从脊椎经过肩膀再到手臂,最后到指尖。如果用力不够,筋骨就会松懈,关节会打开,力量就显得单薄,不是那种浑厚的力量。所以发力要讲究意到力随,但也要有控制,不能一下子把所有劲都用完,不然就很难变化了,而且用力也不能太猛,猛了就收不回来了。怎么形容这种力量呢?轻的时候像一根丝线一样轻柔,重的时候像一座山一样沉重,古人说“一羽不能加,猛虎不能落”,就是形容这种力量的精妙之处,外表看着轻盈,但内在却凝聚了巨大的能量,聚精会神,气贯全身,所以能达到轻则轻于游丝,重则重于泰山的境界。
八卦掌的步法非常重要,远距离靠步法来接近,近距离靠腰部发力来完成。步伐怎么动?可以是正的,可以是倒的,可以是合的,可以是掰的,可以是冲的,可以是扣的,可以是跨的。总之每一种步伐都是为了前进,走八卦掌,腰和膝盖就像轴心,手腕、胳膊肘、肩膀就像辘轳,脚走路像仙鹤一样轻盈,身体的重心要稳住,眼睛要看准方向,不能晃动,呼吸要沉稳,不要急躁,精神要集中。步法的极致是什么?是高到能摘星星,低到能探地府,力量能推出10万里,整个动作连绵不断,环环相扣,手眼身法各有各的讲究,眼睛要平视前方,看得远,这样胸才能放松,脚下才稳,肩膀才能收紧,胳膊肘要能屈能伸,手掌的发力要跟上,腰部的力量发招的时候要稳要准,不能慌张,也不能犹豫,要恰到好处,力量要含蓄,不能一开始就用尽全力,那样万一打空了就没法挽回了。
发力有个顺序:先用五成力试探,如果对方没反应再加四成力,这样就能保证自己有余力,对方不足,这就像打仗一样,懂兵法的将军指挥若定,士兵们才能听从号令。八卦掌也是如此,想高就高,想低就低,想近就近,想远就远,左右进退,攻守转换都要符合规矩。咱们再强调一遍,步法在八卦掌里绝对是重中之重,步法要是没练好,进退就会散乱,给对手留下破绽,自己也容易失去时机。就算掌法再好,也发挥不出来。步伐怎么讲究?想往前走先迈前脚,想往后退先迈后脚,想往左跨先动左脚,想往右跨先动右脚,想转身先迈开步子,想转身先扣住脚。
虚步是为了灵活移动,实步是为了稳固发力。发右手掌,先迈左脚,然后右脚跟上;发左手掌,先迈右脚,然后左脚跟上。讲究步伐,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追求动作的迅速和流畅。站桩是八卦掌的基础,脚有三个关键点:趾、根、心。立定时,脚心要踏实地面,这样身体才能站稳,不往前倾也不往后仰;脚趾要抓地,防止膝盖软;脚跟要稳住,防止往前扑倒,这是站桩的基本功。行动的时候,往前走先抬起脚趾,特别是大拇指要先发力撬动;往后退先提起脚跟。发招的时候,前脚尖稍微往里扣一点,膝盖要弯曲结实,保护小腿的腓骨;后脚跟上时脚尖要轻轻点地,避免后腿的力量影响前手的发力。不同的步伐,腰部的动作也不同,扣步要叠腰,掰步要标腰,快步要沉腰,慢步要直腰,转身要磨腰,跑步要探腰,倒步要抽腰,连环步要先沉腰再长腰,偷步要膝胯扭腰,蹦步要颤腰。
记住步法是以腰为轴心,腰是腿的轮子,脚趾是根基,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时机和效果。膝盖的弯曲要讲究,不能死死地弯到底,那样关节就僵硬了,失去了灵活性,要弯曲成一个桥拱一样的半圆形,弯曲中包含着伸展的意思,这样才灵活。膝盖的虚实也很重要,前面的膝盖要虚曲,后面的膝盖要实曲;前面的脚要稍微横着点,后面的脚要保持笔直,这样才能做到屈伸自如,进退方便,应对各种情况。前面说的虚实具体怎么理解?前面的膝盖屈曲是为了让身体的重心能够顺利地转移到后面,同时前面的胸膛要保持空虚,只有丹田那里要充实,因为前面的膝盖虚了,全身的动作才能更灵活。什么是实屈膝?脚完全踩在地上。什么是虚屈膝?就是脚尖点着地,或者脚跟稍微有点虚。在实战中要根据情况灵活调度虚实,这样才能进退自如,变化无穷。前面的脚稍微横着,可以遮挡对方的脚,方便下蹲,还能保护小腿的腓骨,而且各种步法都更容易施展;后面的脚要保持笔直,这样脚跟的大筋以及臀部、胯部、腰部的筋腱都能保持舒展的状态,方便伸长、缩短,活动自如。同时后脚直和前脚横,还能形成一个三角形的稳定结构。胯部的虚实也很关键,胯是连接上身和下肢的重要关节。
如果两个胯都缩得太紧,身体就沉闷不灵活;如果都太直,身体就浮而不稳。所以前面的胯要收缩,后面的胯要稍微保持直立。前面的胯收缩要配合腹部收紧、胸部吸气,形成一种微微上提的感觉;后面的胯要保持似直非直的状态,像个斜杠。比如往前迈步的时候,抬起脚平稳地踏下去,前面的胯仍然保持收缩并转动,后面的胯则变成新的前面,前后交替,就像辘轳一样旋转,毫无滞涩。腰是八卦掌的命门,是全身力量的枢纽,无论是掌法还是拳法,都离不开腰的主宰。
腰的秘诀在于两个字:定和活。怎么定?就像鹌鹑打架一样,蹲下腿、沉住腰,力量不用很大,气息不要浑浊,但气势要像猛虎下山一样威猛。怎么活?要像游龙一样,你打它的头,尾巴就动;打它的尾巴,头就动;打它的肚子,头尾都动,就像老鹰飞、鱼儿跃,忽高忽低,变化莫测。怎么才能找到合适的时机和位置?关键还是在腰和腿上。往前走要沉腰,把力量压到脚底,然后轻轻撬动大脚趾,像鹿一样趴伏,像鹤一样行走。遇到转蝶步要先动肘再动脚,掰开膝盖、扭转膝盖,然后沉腰配合,高低快慢都要跟上,像不倒翁一样,随心所欲地起伏。胸部的秘诀是空胸紧背,如果你挺胸,后背就无力,气息不畅,肩膀也伸展不灵活;如果你胸部太实,也是同样的问题。所以胸部要保持空虚,这样才能让气息畅通。
呼吸能沉到丹田再回到命门,通过夹脊、玉枕穴源源不断地输送力量,力量就有了无穷无尽的来源,气息也难以遏制。气息要像潮水一样涌动,吸气要像鲸鱼吞食一样,用气来带动力量,力量自然就无穷无尽。外形看起来像在大海里漂浮的船,飘飘荡荡,即使背负千钧重担,也像一片小舟顺风而行。物体只有空虚才能运转灵活,灵活了才能圆转自如,进退如意。胸部空虚,背部才能圆紧,前面的胳膊肘要弯曲下垂,后面的胳膊肘要叠压在胸前,形成像风中蓬草旋转的景象。胸部空虚才能积蓄力量,变化才灵活,这也是提气的一种方法和功夫。
最后说说背部,背的秘诀,古人总结得很好:“背似无功却有功,不讲背形不能通,圆如箕底方为锦,掌穿利自如反弓。”意思是说背部看似没有直接发力,但实际上功劳很大,不懂背部的形态就无法掌握八卦掌。背部要圆,像簸箕的底部一样,这样才能紧实有力,手掌的力量才能顺畅地穿透出去,像拉开反弓一样。颈背空胸是手掌力量的根基,胸部不空,背部就不能紧;背部不紧,肩膀就不能放松;肩膀不松,胳膊肘就不能下坠;胳膊肘不下坠,手腕就不能塌陷;手腕不塌陷,掌心就不能空虚;掌心不空虚,掌根就不能稳固;掌根不稳固,手指就不能舒展。所以每一个动作都要做到:头要悬着,脖子要竖直,背部要紧,胸部要空,肩膀要下垂,胳膊肘要下坠,手掌要向上扬起,手腕要向下塌陷,虎口要张圆,动作要像牛舌一样灵活,脚步要前虚后实,行走要像流水一样顺畅,步子要像磐石一样沉稳,精神要高度集中,气息要沉入丹田,身体要能支撑八面来风,整体要像绳子一样紧密,先求稳、准,再求快。
董先师教徒弟,每一招每一式都要讲清楚道理,反复叮嘱,直到你彻底明白为止。他真是阐述拳术的伟大人物,传授武艺的真谛。浅尝辄止的人就不说了,真正深入研究的人都会有深刻的体会。我之所以把这些写下来,就是怕在口口相传的过程中,有些细节被遗漏或误解,耽误了前辈的宝贵经验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配资盘股票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