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扔结论:印度被英国当血包吸干了,而美国是被英国当亲儿子养的。 这俩虽然都跟英国混过,但待遇天差地别,最后结局自然不一样。
1. 英国在印度:榨汁机模式
英国人对印度的态度就一句话——“拿来吧你”。
工业直接干碎:印度本来是世界纺织业扛把子,结果英国为了卖自己的棉布,直接把印度手工业按死。到1850年,印度从出口棉布变成进口英国布,本土产业崩得妈都不认识。
只挖矿不建设:英国在印度修铁路?别天真了,那是为了方便运走印度的棉花、茶叶、矿石,根本不是给你发展经济用的。1947年印度独立时,文盲率84%,工业几乎为零,全国就剩个烂摊子。
分而治之玩得溜:英国人最擅长的就是挑拨离间,印度教和穆斯林互相掐,土邦之间狗咬狗,搞得印度根本团结不起来,独立后还得分裂出巴基斯坦和孟加拉。
总结:英国在印度这几百年,基本等于把印度当ATM,取完钱还顺手把机器砸了。
2. 英国在美国:放养式创业
美国那帮殖民者虽然是英国出去的,但人家是去新大陆当老板的,不是当打工人的。
自治传统强:北美殖民地早早就搞议会,自己管自己,英国只要按时收税就行,别的懒得管。
技术全带走:欧洲移民不仅带枪带炮,还带技术,美国独立时工业底子已经不错,19世纪直接起飞。
地广人稀资源多:美国地盘大,人口少,资源随便挖,再加上西进运动一路抢地盘,发展根本不用愁。
总结:美国是英国不小心放出去的野孩子,结果人家自己混成黑帮老大了。
3. 独立后,印度又踩了一堆坑
1947年印度独立,本来有机会翻盘,结果自己又作死:
搞计划经济:学苏联搞许可证制度,开个厂要盖80个章,效率低到离谱,直到1991年才改革开放。
种姓制度阴魂不散:法律上废除了,但实际上低种姓还是被压得死死的,社会流动性极差。
人口爆炸但教育拉胯:现在印度人口快超过中国了,但文盲率依然不低,高端产业搞不过,低端产业又被越南、孟加拉抢走。
反观美国,独立后一路开挂:
制度稳定:英国那套法律、产权制度全保留,资本家敢投资,科技树狂点。
地理位置无敌:两大洋护体,别人打仗它发财,一战二战赚得盆满钵满。
移民红利:全世界人才往美国跑,爱因斯坦、特斯拉全跑那里去了,这还怎么比?
4. 现在印度有机会吗?
有,但很难。
优势:年轻人多,IT产业强,英语普及率高,适合搞外包。
劣势:基础设施烂(公路像月球表面),官僚腐败(办个营业执照能拖半年),社会分裂(宗教、种姓矛盾还在)。
说白了,印度就像个天赋不错但自律极差的学渣,本来底子就薄,还总自己作死。 美国则是家里有钱、自己还努力的学霸,这差距,不是几十年能追上的。
(全文完)
PS:如果印度能狠心改革,像中国那样搞基建、抓教育、促制造,未来还是有希望的。但现在看,莫迪老仙更爱玩民粹…… 悬。
配资盘股票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