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,那就是在早上起床后,常常感觉咽喉不舒服,似乎有东西被堵滞住了,既咳不出来也咽不下去,除此之外,在刷牙时,还会引起恶心呕吐等不适。为了能够将这些痰液给咯出来,很多人都用尽了办法,但效果却并不显著,有时甚至还会引起相反的效果。
对于痰证,不同人虽说症状不一样,但感受都大同小异,中医认为,“百病皆因痰作祟”,痰液的来源比较复杂,主要成因是局部病变,尤其是咽喉和肺腑,不仅如此,有些时候哪怕咽喉只是轻微出现一些炎症,也很容易导致痰液出现,在这种情况下,人们就会下意识的咳嗽。一般来说,喉咙内的痰液不多、不浓,在咳嗽时就会轻而易举的咳出来,但也有些时候,喉咙里的痰液无论怎么咳都咳不出、咳不干净,会让人产生一种强烈的异物感,感觉非常不舒服。
其实,喉咙里的痰液咳不出来,原因一般有两种,一是咽喉有发炎的症状,包括鼻子、支气管等部位都会出现炎症,在炎症的影响下,就会让痰液与粘膜紧紧地结合在一起,最终导致痰液咳不出来;其次就是长期吸烟,对于长期吸烟的人来说,喉咙有痰的感觉往往会更加明显,严重时,甚至还会出现干咳。
咳嗽虽然看起来很难解决,但中医里也有很多应对方式,比如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这一缓解痰证的中药,就能够将体内的痰液给“挖”出来,这味药材就是天冬。
天冬是百合科植物的块根,一般在秋冬季节采挖,天门冬是这味药材最早的名称,见于《神农本草经》,后来,才被人们称为“天冬”,这味药材药性甘苦,具有寒性,主要归入体内的肾经、肺经、胃经,具有养阴润燥、清肺生津的效果,其实,在中医里还有一味和天冬非常相似的中药材,那就是“麦冬”,这两味药材不仅名称相似,同时还具有相似的效果,不过,天冬润燥生津的能力更强,而且药理作用更偏于肾脏,麦冬则是倾向于胃,对胃部病症更具有疗效。
关于天冬这味药材的效果,用两个字来总结就是“挖痰”,挖的这个痰液,具有热粘的特性,质地非常粘稠,虽然数量上并不多,但总归还是存在于体内,就像是已经扎根一样,需要挖出来,这类病症的人群,其舌头常常是呈红色的,舌苔也比较少,甚至没有。
通过症状,我们就能看出,这类痰液的出现主要与肺内燥热或阴虚热邪所致,在此情况下,我们的身体就像是一个火炉,可以将津液给转化成痰浊。现代研究发现,这类症状最常见于慢性支气管炎、长期吸烟的患者,以及部分40岁以上、体质偏热的人群。
那么,天冬这味药材究竟是如何解决痰浊的呢?首先,天冬药性偏寒,归入肺经,具有清肺热的效果,再加上天冬质地滋腻,能够滋补肺阴,而且其归入肾经,善于滋阴补肾,如此一来,便就能将痰液祛除。可能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疑惑,痰液一般跟我们的肺有关,可为什么会利用到天冬的补肾功效?其实,在中医里有这样一句话:“肺为储痰之器,脾为生痰之源”,而肾脏是痰液生成的根本,也就是说,痰液的出现,不仅仅是肺腑一个脏腑造成的,在中医里,也有专门从肾脏入手化解痰液的药方。
当体内存在肺热时,天冬可以清热,而若是肺阴不足,也能用这味药材滋养,由于肺为肾之母,肾阴是全身阴液根本,肾阴亏虚,要考虑是防风病变所致,而天冬养阴润燥,如此即可缓解病症。
不过,天冬虽具有很好的化痰效果,但这味药材的药性甘寒滋腻太重,对于脾虚泄泻、痰湿内盛的人来说,往往并不适合使用。
配资盘股票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